今天的中國有兩大矛盾,一是居民收入和房價的差距普遍越拉越大;二是GDP增量乏力大部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需要房地產。能緩解兩個矛盾的現實選擇是創新地方債表外擴張。2019和危機,哪個先來?
綜合:財經觀潮、理財知識、搜狐財經
中興被美國懲罰,國內一片嘩然:原來沒有核心技術,我們如此被動?
核心技術靠什么?靠房地產?
核心技術靠人才!靠保護知識產權!靠的是一個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產權的良好環境!
在中國,做什么最賺錢?一年翻幾番?炒房??!
那些在實驗室蒙頭做科研的傻子們,沉浸在學術里幾年,一抬頭,發現再也買不起房子了,知識徹底改變了命運!
這個社會對讀書人的教訓太深刻:80年以后的人,本科畢業去工作,肯定娶妻生子買房了;熱愛科學,讀個碩士研究生吧,晚三年買房,至少付出一百萬的成本;同一批里面最優秀的去讀博士,等博士畢業,基本上就買不起房了。
很多年青人哀嘆:理想還來不及張揚,就已經墜入了物質糊口的艱難。讀了十幾二十年書,終極與最初的目標退化成在城市擁有一套屋子。
近幾年,高房價正在引發文化層面的更深遠的問題,中國社會及文化正在丟失一些重要的東西,整個民族的心靈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正在被撕裂為碎片而拋散在歷史的陰霾里。
拋開高大上的數據,撂下晦澀詭異的數據圖,僅以一介草民的視角,聊聊高房價對中國市井社會的沖擊。
1、讀書變得無用
當代社會,讀書上學顯然沒有買房管用。10年來房產的瘋狂上漲早超過了一般白領的收入增長。孩子自打懂事就開始惦記家里的房產了,有錢的還要催父母早給他再來一兩套,這也不怪孩子,誰讓房價漲這么快這么猛?
現在年輕一代買房子普遍需要家庭幫助,特別是老人們積攢了一輩子、打算用于養老的血汗錢不得不無償地送給子女買房(“啃老族”就這樣誕生了)。
2、工作變成副業
中國高房價存在著暴利,吸引了一大批炒房人。如果一個人手中有房子,特別是有幾套房子,他就可以什么工作都不做,坐在家中收房租就足以維持乃至揮霍一輩子。
換句話說,有了2、3套房的,還工什么作呀?等著房產漲價就好了,反正只漲不跌。一線城市很多棚戶改造和拆遷戶早早就辭職或退休了,可以瀟灑自由的環游世界,真是“祖上積德”,天上掉餡餅。
沒買房的,也沒什么心思工作了,看著手頭那點收入,與日益離經叛道的房價,混吧,反正就這么點,又看不到奔頭,還拼什么命???
無論中國住房改革的初衷如何善良和美好,也無論中國房地產商對中國經濟做出了多少貢獻,但是一個不容駁斥的事實就是中國高房價正在培養一個不勞而獲的新地主階級,正在毀壞中華民族的勤勞務實的美德。
3、愛情變成雞肋
在任何一個時代、在任何文化語境下,愛情都是一種美好的、甚至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超越性的生存方式?!对娊洝访枥L古時青年男女相愛互贈禮品傳遞美好愛情時說:“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惫烙嬤@個方式在當下年輕人中已經不管用了。
再風華雪月、刻骨銘心的愛情也得經得住高房價的拷問。其實,也不難理解,誰也不愛讓自家女兒過流浪生活! 那么問題又來了,女兒到底是嫁給人,還是嫁給房? 來個選擇題:A.有房,但是矮胖丑。B.無房,但高大威猛。丈母娘怎么選?
所以,現在年輕人也不愛結婚了。結婚成本高,離婚成本更高;生孩子成本高,養孩子成本更高......80后狂離婚,90后干脆不結婚,這里面,作為商品的房產,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4、親情愛情被毀壞殆盡
媒體對高房價下家庭成員之間為爭奪一套房子反目為仇的事實報道屢見不鮮。
廣州東山區一家人為爭奪一套房子的繼承權反目成仇。湖南一對黃昏戀、恩愛有加的老人為了一套房子鬧翻了臉。四川81歲的鄧德昌老人和78歲的老伴李淑君老人,把自己的房子送給子女后就被趕出家門。
中國傳統社會一直是一個特別重視家庭和睦的社會,孔子講“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連自己養的畜牲都有給養,何況是生養自己的父母呢?如果不是房價如此變態地高,又何至于此?!
房價這么高,為了物質層面的生存需要,一部分人為爭奪房子完全拋棄了傳統文化所一直重視的“孝悌”倫理思想,重利輕義,因為一套房子在當下中國社會意味著什么,大家都曉得。
如果這樣的事實得不到現實的糾正,而是越來越頻繁,社會對這類現象也越來越容忍,民眾越來越見怪不怪,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就會在現實物質利益的沖擊下變形,到時候培養出重利輕義的一代來。
愛情在反復拷問下,也往往選擇現實。即便女孩義無反顧,女孩母親怕也難答應,于是當代的愛情,多是一種最保險的經濟選擇,其實已不能稱之為愛情,哪怕男方DNA多好,咱閨女不稀罕。歪瓜裂棗,有房就嫁。
5、毀掉幾代人的青春
自打畢業那天,90%的畢業生,人生理想就已經定格了,就是買房。因為房不但保值還能升值,也是自己結婚生育后代的必須品。由于房價昂貴、稀缺,又代表一個人的身份,于是作為理想很合適!
如果中國房價不高到這樣變態,高到足可以決定一個普通人一生的命運,那些年輕女孩不會向她的男朋友提出“不買房不嫁”的威脅。中國的房地產商不僅心狠,而且陰險。
美國年輕人談情說愛,幾乎從不考慮對方的家庭背景、對方的貧富狀況、對方有沒有房子等,不是說他們境界高,而是說那些東西只要他們肯奮斗都會贏得的。
因此他們談情說愛,只為心中的那份純潔的感動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或者單純為了性感(也比單純為了房子更高尚)。中國年輕一代的美好心靈、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就這樣被高房價毀壞了。
于是,自打畢業那天起,孩子們就進入了中年。哪有什么詩和遠方?腦袋里只有賺錢和房。多么無趣且務實的人生????
記得上學那陣,女同學會為一首小詩興奮吶喊、歡呼雀躍!可當代呢? 恐怕只有官、富二代才提得起她們的興趣……
6、產生一大批閑人
如果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整體都始終生活在物質生存的巨大壓力下,只為了更稱職地做房奴而拼命忙碌,終其一生,這個民族和社會還會有什么出息,它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又如何可能?!
中國的高房價正在毀滅一切超越性的、美好的東西。中國普通百姓壓在房子之下,終生不得解放,像苦役犯或者蟲子那樣爬行,沉重,簡單,機械,這樣過一輩子,而有的人卻可以愜意輕松地過上一輩子,請問上帝賦予每一個人生命的公平性又體現在哪里?!
一線城市棚戶區改建,分500萬都是少的。一個白領,打拼多少年才能拿到這個錢?于是,很多祖上有了陰德的,,因為得利太快太突然。
拆了老房,得了新房,還有回遷補償款,真是白給的餡餅。說句不好聽的,誰要拿著500萬,去二、三線城市山清水秀花100萬買一套,剩400萬,干什么不好?于是,大批“拆二代”,可以提前一代人實現財務自由了。倆“拆二代”再結合,二三代人都可以衣食無憂體面生活了。
當前中國房價之高不僅危及到整個社會民生,威脅到普通民眾的物質生存。試想如果連自己的窩都沒有,流浪在茫茫都市之中,一個城市化進程中的現代都市人的幸福感在哪里?
,更需要從文化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無論大家能否看到中國高房價的真正根源所在,但是高房價確實在毀滅一個民族——一個還沒有6得及崛起就要倒掉的民族。
7、三大信號顯示,房價還得漲!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樓市土地市場傳來大消息,中國前五個月土地大賣。
據中原地產統計的數據顯示,5月單月,50大熱點城市賣地金額創年內最高紀錄,合計賣地金額單月高達3130億,同比上漲幅度高達111.5%;從1-5月來看,50大熱點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高達1.5萬億,與2017年同期的9503億相比,上漲幅度高達57.6%,多賣了4520億。
在全國累計迎來近200次調控的背景下,土地一級市場熱情逆勢高漲,50大熱點城市前五個月合計賣地1.5萬億元,同比暴漲57.6%。
這場大賣中,二三四線城市是主力,杭州、蘇州奪下前五個月賣地冠、季軍,全國6個賣地破500億元的城市,有5個是二線。
杭州1~5月賣地1391億元,同比漲幅高達246%;蘇州賣地681.8億元,同比上漲77%。重慶、北京、鄭州、濟南均超500億元。累計賣地收入突破200億元的城市有25個。
數據來源:中原地產;制圖:財經觀潮
另外,佛山、南通、常州、嘉興、湖州、臺州、徐州、揚州、菏澤、上饒、阜陽、鹽城、金華、泉州、贛州、許昌、岳陽、淄博、鎮江、紹興等20個三四線城市全都大賣,截止到5月賣地收入均超100億元。
賣地收入與土地價格上漲也分不開關系。
盡管在土地限價令下,5月份單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溢價率為0,但火熱的杭州溢價率為35%,整個二線城市溢價率為25%,三線城市溢價率為33%,相比于4月份溢價率環比都上升了10個左右的百分點。
另外,令人驚恐的是,部分二線與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價格大漲。如荊州、南昌、東莞、惠州和合肥,5月份土地價格溢價率分別為123%、89%、83%、72%和68%。
從以上信息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明確結論:
樓市限不住,土地市場依然如火如荼,開發商今年重點布局二三四線城市。
土地市場迎來大賣,土地價格繼續高企,“面粉”不斷在漲價,二三四線城市的“面包”價格還將有一波上漲,尤其是杭州、蘇州,以及核心城市周邊的衛星城。
我們一直在強調,要想解決當前熱點城市高房價難題以及全國多數城市持續上漲的局面,必須從土地市場著手。
在一線與強二線城市中,土地成本占房價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八十,二線城市也高達60%,土地貴才是房價高的根源。只有加大廉價土地供應,才能解決高房價,限價限售限購不頂用。
但近兩年下來,各種方法都用盡了,就是不降土地價格,土地非但沒有變便宜,反而越來越貴,只是漲價速度慢下來了,不像過去一樣動不動來個超高溢價率,地王遍地。
地價不降,房價怎么降?那地方政府為什么就不加大廉價土地供應量呢?不是他們想不到,而是想到了也做不到。目前,地方政府正承受著三個非常尷尬的處境。
1、新房限價帶來的尷尬。限價太松起不到打壓房價的作用,群眾不滿意;限價太過,壓縮了開發商利潤,他們又不買賬,例如成都、北京等地已經有土地開始流拍。
2、土地市場帶來的尷尬。除了北上深等少數擺脫了土地財政的城市外,多數地方政府仍高度依賴賣地收入維持財政運轉,所以土地價格方面必須還得往上漲,但溢價率又不能太高,太高控制不住房價,會有流拍和被約談風險。
3、限價與搖號帶來的尷尬。地方政府的本意,是想通過限價、搖號來壓制市場需求和價格,卻弄巧成拙,導演了一出又一出搶房潮。幾萬人搶幾百套房的場面,已經見怪不怪。
就在地方政府追求動態平衡的過程中,土地市場迎來了大賣,新房市場迎來了搶房,開盤即售罄,中簽率屢創新低。
近日深圳開盤的雙璽花園,167套房子700多人繳納了500萬元誠意金搖號搶購;杭州的融信瀾天與華夏四季總共不到600套的房子,迎來近兩萬了搖號搶房,前者中簽率僅為4%,后者僅為2.3%。
面粉在漲價,面包通過限價搖號變得異常搶手,房價怎么降?按照正常經濟學邏輯,房價不漲很難。
另外,央行上周也傳來了一個利好房價的消息。6月1日,央行在其官網上宣布“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將AA級小微債,AA+、AA級公司債、企業債,優質小微企業債等納入擔保范圍。
這是什么意思?所謂MLF,翻譯成白話就是大銀行通過抵押高等級債券向央行借錢。
央行這則消息的意思,是說擔保品的范圍擴大,不再只局限于之前的國債、地方政府債、AAA級企業債。簡言之,就是大中銀行能更便利地向央行借錢了,最終市場上的錢會多起來。
年中是市場資金緊缺的季節,央行擴大MLF擔保范圍,盡管不能說是央行大放水,但的確能聞到貨幣寬松的氣味。
綜合上述,土地一級市場、樓市新房市場和貨幣市場三大信號,都在向我們暗示(基本可以說是明示),房價還得漲。
推薦企業家繼續閱讀▼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復雜和動蕩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恒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沒有想過
資本經濟時代的股權;
中國股權投資時代已經來臨,正是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時機!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隨時隨地,學習股權
- ?只講干貨 不講理論 -
“誰出的錢多,誰占大股”這句話真的讓很多人誤入歧途。如果資金型股東一直不參與日常管理,卻又喜歡關鍵事指手畫腳怎么辦?一旦風頭不對,他想套現抽資怎么辦?公司想要長遠發展,如何科學公平的分配股權?應該分給誰?怎么分?老師今天告訴你。
股權分配
讓最有價值的人成為股東
1、出資股東出錢不出力,老板一個人干,分紅他拿大頭;
2、一旦虧損,有可能抽資走人;
3、兼職股東的心思都在自己的公司;
4、不參與公司日常運營,關鍵決議容易犯錯;
5、如果是均分出資占股,發展中股東心思不齊,公司散伙;
6、即使是老板本人出資占大股,也有注意資金型股東對公司的貢獻度參與度是否與股權相匹配的問題;
7、融資時,老板很容易因股權結構沒設計好而喪失控制權;
8、其他股權問題等等... ...
現實中,許多企業不知道應該按照可持續貢獻來分配股權,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公司的股權究竟應該怎么分?分給哪些股東?
作為老板,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學懂股權,學會分權,學會分錢才能保證自己的公司長治久安,反之莫名其妙的白打工,丟失自己的控制權。每年為3萬家企業提供了專業·權威的股權課程,相信一定能幫到您!
企業不大,智慧不夠
只要你公司有兩個以上的合伙人,
就會涉及到股權機制分配設計的問題:
只要你公司有員工,高管,
就會涉及到股權激勵的問題:
只要你公司后期有項目需要運作,上市,
就會涉及到股權投融資的問題…
為解決中小微企業人才管理 ,人才流失等問題.
企業老板忙碌,有心而無力學習。
特舉辦《企業董事長股權線上學習》專題。
主講內容:
1.究竟什么是股權?
2.股權該如何分配,哪些人可以獲得股份?
3.常見的分配陷阱有哪些?
4.股權激勵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5.如何將分錯的股權收回來?
6.如何利用商業計劃書輕松融資?
7.如何在做好分股權但在治理股東方面不放松?
8.好朋友一起創業,如何書寫出資協議才能不傷感情,不起糾紛?
9.家族企業應該如何規劃企業股權結構,使企業有序經營?
10.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走向集團化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做股權的頂層設計。
【微課堂學員參加線下學習見證】
?進群方式以及費用說明??
請仔細閱讀以下內容哦~
聽課方式:【微信群】專業導師以語音、文字、 圖片、視頻的形式在線分享。
學習時間:晚上7點~9:30
學習地點:微信股權學習群
學習成員:皆是企業家負責人、總經理、股東,非誠勿擾。
報名學習步驟:
1、掃描下面支付二維碼,支付學習費用(如學習沒有收獲,全額退還)
? (付款成功后一定添加張老師微信/手機號碼:13797484094)
2 , 長按二維碼識別 添加張老師微信拉您進群學習
【溫馨提示?】一定要記得添加老師微信拉您進群學習哦!(備注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