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諺有云:春食花;夏食瓜;秋食果;冬食根。夏天適當進食瓜類蔬菜,不僅可以補充水分,更能補充因出汗丟失的無機鹽、葡萄糖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恢復體力。目前也正是水瓜、絲瓜、青瓜等果蔬上市的季節,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選擇。
除此之外番茄、芥菜、春菜、生菜等蔬菜也是清熱生津的蔬菜代表,可以和時令食材搭配做出簡單美味的養生湯水。
水瓜豆腐芫茜滾白貝
【用料】:水瓜250g,豆腐1塊約100g,芫茜50g,白貝500g
【做法】:水瓜去皮,洗凈后切成小段備用,芫茜切成小段備用,豆腐洗凈后加水1500ml,煮開后放入白貝及水瓜同煮20分鐘后關火,放入芫茜燜焗。
【功效】:清熱利尿,滋陰健脾。
黃漢超說,水瓜是時下上市的應節瓜果之一。與絲瓜相比,水瓜更偏重于清肺胃熱,所以對咽喉腫痛、風火牙痛較為適合。豆腐是夏天餐桌上的常見食材,清熱生津,和芫茜配伍尤能透解時邪,對于麻疹、流行性結膜炎、手足口病均有很好的輔助治療功效。白貝清熱墜火,不僅味道鮮美,更能補充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很適合戶外活動較多的人士以及腦力勞動者進食。
需要提醒的是,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芫茜富含正癸醛、芳樟醇等成分,具有抑菌、利尿的功效,而且這些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根部,因此用芫茜滾湯時最好連頭一起用,清解透熱的效果方佳。
香菇土茯苓蘆根蓮子煲豬骨
【用料】:香菇50g,新鮮土茯苓50g,蘆根10g,蓮子20g,豬骨500g,蜜棗2個。
【做法】:香菇用清水浸發4小時后去腳備用,土茯苓洗凈后切成小塊,豬骨洗凈后斬件,氽水去血沫后加水2000ml,煮開后連同薏米、蘆根一起熬煮1.5小時后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初夏時節常是流感病高發的時節,要預防流感提高免疫力導利體內濕邪很重要,可供選擇的食材中,菇菌類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常用的有例如香菇、草菇、黑木耳、靈芝、雪耳、竹笙、蟹味菇等。
土茯苓和蘆根相配擅清透肺熱,對于外感高熱、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療效,這款湯水清上通下,很有助于預防時令流感。注意香菇性微寒,而且土茯苓、蘆根也是偏涼,故對于老年人或自身脾胃虛弱的人士,飲用后可能會出現腹脹、反胃、大便稀爛等“削胃”感覺,所以我們搭配蓮子,如仍有不適,還可以進一步搭配例如胡椒、扁豆等食材,可進一步制約寒性。
淮山玉米枸杞馬蹄羹
【用料】:淮山50g,玉米粒50g,枸杞子20g,馬蹄粉及冰糖適量
【做法】:淮山去皮,切成小塊后加水1000ml,煮開后放入玉米粒和枸杞子同煮20分鐘后兌入冰糖,融化后用馬蹄粉勾芡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延緩衰老。
黃漢超說,夏天出汗較多,容易丟失水和無機鹽,人容易疲倦,因此夏天適當飲糖水進行調補,有利于恢復體力,安度夏日。
中醫有“脾旺四季不受邪”的講法,因此夏天抓住時機健脾,適當進行肌肉鍛煉例如負重下蹲、俯臥撐、引體向上等,不僅能令人身體變得壯實,而且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對于防病治病很有幫助。
食療上我們可以用淮山、蓮子、薏米、芡實、茯苓等等的食材煮糖水,以淮山舉例,淮山味甘性平,將之和玉米相配,脾肺雙補,能潤滑腸道,枸杞子和山藥是常用的配伍藥對,能滋補肝腎陰精,延緩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力,尤其對于緩解期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哮喘等慢性呼吸道幾環病人有很好的調補功效。
作者簡介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優質公眾號,女性氣質養成,美食塑身,生活收納一網打盡,千萬不要錯過喲
【關注方式:點擊即可關注】
▼
優質公眾號訂閱,總有幾個適合你
小編特意挑選了一些精品書籍供大家閱讀~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