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寫給那些背井離鄉去打拼的我的小伙伴們
“又是一年畢業季,相約好了你們都不準備回小城,為了各自的理想,各自的事業,為了不辜負自己寒窗苦讀十年,無論為了什么,終究是為了實現那心中的愿望選擇了在異國他鄉去打拼,想到了今年盛夏不能與你們共飲扯天下,沒辦法一個人將所有美食打通關,所以,寫一段文字,記錄我們共同的回憶。
如果你是新朋友,全當是看一篇美食攻略,吃貨談不上,只是我們幾個愛吃的推薦給您,本人鄭重承諾,絕無打廣告嫌疑,只是單純的記錄與回憶我們漸去的青春。”
回家必須吃的,在外地絕對吃不到像咱家那樣的純正牛羊肉,那滋味地道,通常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去紅綠燈那,“天虹”吃烤肉,在小閣樓上,咱們人齊了都坐不開,哈哈,小閣樓里還是很有氛圍的,你們不知道吧,那換鍋啦,改成了韓國進口的,越來越洋氣了,設備是越來越先進了,可是少了你們,那滋味也感覺變了,或許吃飯真的是吃的一種心情。
康泰醫院那面的小胡同里的烤肉也挺好吃的,價錢也合理,如不預定,真的有時候等不到位置的,貌似在根河我吃過的烤肉,只有他家的五花肉帶豬皮,或許這也是特色吧,哈哈。
羊肉,那必須是川妹子麻辣燙了唄,從老郵局開始就常在那聚,他家搬到醫院那,我們的根據地也就搬到了那,阿姨人超好的,她會記住我們的名字,每次都會贈送我們好幾碟花生米,她待我們真的很貼心,我們中S某,是阿姨最熟悉的人,前一陣我回去那吃飯,阿姨還提及你吶。
新華書店后面的大銅鍋也是我們的聚集地,他家的羊肉真的很好吃,價格稍稍有點小資哈哈。
貌似大家在一起吃炒菜真的沒有太常去的地方,市場后道的那家餐廳,是我們去過幾次的,伊康源是我們去過的,原諒我忘記了這家店名是哪幾個字,味道,真的記不大清,只是記得我們在一起吃飯的場景,新開了一家“小城故事”炒菜,據說還不錯,開業半年多了,我還沒去過,等你們回來,約一下吧。
關于炒菜,我們通常都是在家做著吃,或約你家,或約我家,物美價廉,經濟實惠,重要的是感受那做飯的樂趣,樂在其中哈哈。
關于燒烤,還是喜歡好友們約在一起去郊游,在根河第一大橋下,那個叫月亮灣的地方,自己烤著吃,美食、美景、一些好友、一段記憶,馨馨燒烤我們也是去過的,根河最近新開了一家7080音樂主題燒烤,小城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這是引進的,在我所在的城市、越來越多的主題餐廳的興起,懷念風的居多,也許真的是80、90已經步入社會,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駐場、點歌、抽獎、擼串,多了一些喧鬧的氛圍。
我們吃魚基本是在巫山烤魚,話說,我們幾個吃魚,一條魚真的不夠吃呀!說到魚,真的還是咱那兒的柳根兒,好吃,那味道,真的是小時候的味道,一點沒變,或許這也是媽媽菜的原因,媽媽菜在心里,在腦里。
楊國福麻辣燙、川天椒、碗碗香什么的各來一碗;過橋米線來個四人份兒,吹著風扇,留一頭汗,哈哈;炒米線,不過這個我媽媽會做,想吃了,到家里來,讓咱媽做給咱吃;二中旁邊的鄭姨家麻辣燙也是必須要的,畢竟它陪伴我們度過了整個高中生活,再來倆地瓜丸子,一頓飯就解決啦;一中附近、也是必須吃的,一人兩杯奶茶,一個大骨架,在點一些其他小吃,也能待上個個把鐘頭;還有我們那獨一無二的“餡餅”、砂鍋,我去過幾個城市,到過一些地方,真的除了根河的餡餅是這樣以外,真的沒見過和我們那一樣的餡餅,以后,指不定我就學制作餡餅,去你們所在的城市去開一家餡餅店,發家致富到時不可能,溫飽一定是可以解決啦;開菲爾酸奶屋,是我們每日活動的終點,喝上一杯酸奶或奶昔或冰淇淋球,一天的活動就結束啦;夏天到了,冰粥也出來了,大排檔也出了。
寫到這兒,想用最近看過一本書里的話結尾:有些友情會被時間沖淡,但即便如此,我們都不再像從前一樣能在身邊時刻陪伴,常聯系,惟愿你們過得好,像照片里一樣好;愿你們一切順利,像當時憧憬的那般;愿有人陪你顛沛,想一直等待的那樣;來日相聚,再把酒當時的傻逼事兒和回憶下酒。
后序:本文寫于2015年6月初,現在想想當時我一定是很想你們,回憶這東西,如人飲酒,越喝越洶涌!太多矯情的話,也就不說了,愿我們一切都好。本人鄭重聲明,所有文中所提店鋪均為作者本人一家之言,只是將我們幾個常去的店鋪吃飯寫出來而已,仔細想想我們一起吃過的飯、去的店鋪還有很多,只是這些地方我們每年必去,回憶過多,圖中照片也不完全,并非所提店鋪照片均列出。
明日立秋,抓秋膘啦
【微友互動】哎媽!今年稠李子樹要火!
捕魚達人,我們準備好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