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品在線獲1.2億B輪融資
7月3日,凍品在線宣布獲1.2億B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順為資本、隆領資本以及廈門政府引導基金跟投。
凍品在線是一家專注冷凍食品B2B供應鏈的移動電商平臺,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凍品傳統流通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進行有效流程再造,提高流通效率,打造“輕平臺、短流程、快模式”的B2B平臺。
農情遙感平臺珈和科技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7月3日,農情遙感解譯科技公司“珈和科技”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國科嘉和領投,原有投資方光谷人才跟投。融資用于加大研發和市場投入,加快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整合,同時開展與其他服務機構的合作。
珈和科技成立于2013年初的衛星影像解譯公司,將“遙感 + AI”技術與農業結合,應用于農業保險、農業監管、農業統計、產量預估、期貨證券、資源環保等領域。
云遷移技術提供服務商數騰軟件完成數千萬級融資
7月4日,云遷移技術提供服務商數騰軟件宣布完成數千萬級融資,晨暉資本領投。本輪融資將用于云影系列產品開發和云服務生態聯盟建設。
數騰軟件主要為企業用戶提供云遷移、云應急災備,云仿真測試平臺,云數據資產管理等解決方案。目前,數騰軟件已與多家互聯網公司、電信運營商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包括阿里、騰訊、京東、華為、上海電信、廣東電信等。
環信獲中科軟科技新融資
7月5日,環信CEO劉俊彥透露公司已獲得新的融資,投資方為中科軟科技,投資形式為現金+股權的形式。
在此之前,環信融資情況:天使輪經緯中國投資500萬人民幣、A輪SIG投資500萬美元、A+輪紅杉資本投資300萬美元,B輪融資1250萬美元,由紅杉資本領投,經緯中國和SIG跟投、C輪1.03億元融資,由經緯領投,銀泰嘉禾跟投。
頭文科技獲千萬元級別天使輪融資
7月5日,頭文科技獲千萬元級別天使輪融資,由梅花創投領投,東湖天使和疾風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產品研發、內容矩陣擴建和銷售體系搭建。
頭文科技為企業提供品牌建設的互聯網營銷服務。其主營業務是:利用大數據進行人群畫像,從而構建內容矩陣、挖掘用戶需求,向企業提供一站式新媒體解決方案。
Kyligence獲1500萬美元B輪融資
7月5日,專注于大數據分析的創業企業Kyligence宣布完成由斯道資本領投,原有股東紅點中國、思科、寬帶資本、順為資本跟投的1500萬美元B輪融資。
銀承庫獲2.65億B+輪融資
7月6日,銀承庫完成2.65億元B+輪融資,IDG 資本等多名股東繼續跟投。銀承庫表示,本次融資將繼續投入到企業間票據支付中,以期成為企業版的“螞蟻金服”。 銀承庫成立于 2014 年,為 B2B 平臺、中小企業及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票據支付、現金支付、信用支付等服務。
銀承庫是一家致力于企業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平臺,由金融業內人士,企業家和IT精英共同發起。 公司管理層擁有超過10年票據流轉服務的經驗,并且擁有業內最大的票據線下團隊資源。
日照市與金山云戰略合作共建智慧城市新樣本
7月2日,日照市人民政府與北京金山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數據中心、政務云、醫療云、工業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向展開深度合作,在日照市高新區合力打造金山(日照)智慧云谷,以聚集互聯網高端人才,培育云計算、大數據及互聯網產業為目標,發展產業集群,全力推動日照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紛享銷客推出“智能名片”產品客脈
7月3日,紛享銷客發布了基于微信小程序開發的“智能名片”產品:客脈。幫助銷售人員解決電子名片、個人客戶管理、AI分析線索等功能性需求。
小i機器人:最快將于2019年IPO
7月5日,智能客服機器人公司“小i機器人”在上海召開新品發布會,會上CEO朱頻頻宣稱,2017年小i機器人實現2個多億收入,利潤超過4000萬,2018年目標營收5個億,利潤達到1個億,最快將于2019年實現IPO。
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行總裁吳昊:SaaS創業公司的銷售模式和營銷組織演進
把營銷組織切割到位后,CEO就可以只看看報表了嗎?不是,因為營銷切割雖然帶來招聘難度下降、培訓成本降低、銷售效率上升,但它隱含了一個糟糕的特性,就是對市場反應速度的下降。
我親眼見過一個SaaS公司做了完美的營銷切割,但在市場劇變時,一個個部門怎樣像列車一樣脫軌的。
大致情況是這樣,該公司由于主要競爭對手裁員降速,市場線索數量突然下降,電銷團隊首先無法完成提供線索給面銷部門的工作,個人收入和信心都大受沖擊,最終崩盤。同時,面銷團隊在缺乏線索的情況下,無法迅速培養出“自開拓”客戶的能力,加上主動性不夠,眼睜睜看著自己餓死。最后整個公司都遇到了巨大困難,好在SaaS公司的產品和老客戶值錢,最后他們還是順利融資過關。
所以從我的觀點看,營銷組織的發展要穩健,在市場和主要競爭對手穩定前,不要急于把各個環節切割地太碎。同時,各級Leader對市場變化應該很敏銳,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營銷組織方式和流程。
文章推薦
TalkingData崔曉波:“成效合作”是檢驗“數據智能”的最終標準
專訪新創空間丨“另類”眾創空間,打造有造血能力的企服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