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廈門美食,你會想到什么?除了正宗的廈門特色小吃土筍凍、海蠣餅、沙茶面.....臺灣大腸包小腸、雞排、冰品等。大街小巷,總能找到給你驚喜的美食。挖掘美食的我們也從未停止腳步。吃貨或許就是這樣養成的。推薦廈門大街小巷各類最正宗、好吃的美食。
廈門的沙茶面一直是赫赫有名的,在外人的口碑中烏糖沙茶面的名氣最高,雖然土著說本地人也知道,但是土著說,要說老牌美味,還是四里沙茶面才是真愛。
位于廈門湖濱的四里菜市場的四里沙茶面老店,一般游客很少會去到這里,店里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他們家的湯頭經過二十余年的烹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味,湯稠、香濃、熱辣、色艷,再加點脫骨肉、鴨血、豆腐,好味到不行,愛喝湯的我,默默地去找老板加了兩次湯。
推薦店家:
· 廈禾路大同小學對面的「開禾沙茶面」
·四里老店: 湖濱四里14之3號(乘車至新村站,步行至四里菜市場)
Tips:
① 要選開滿20~30年的店,食材足夠新鮮;
② 店里的頭牌須是沙茶面,且其他小吃種類不能多,專注才會好吃;
③ 游客大排長隊的店家不建議去,價格超貴,態度不好。
廈門魚丸大多是包心丸,用湯奉上。魚丸外表是鯊魚糜,內陷是調味的豬肉蓉,咬破會有肉汁蹦出。好的店家會開發出豐富的口味,比如蝦仁/蟹黃/墨魚/魚卵/香菇/肉蓉,甚至創新的海藻、芝士等等,永遠可以對下一顆抱有好奇。
推薦店家:
· 中山路老虎城附近的「邵子牙貢丸」老店
· 開元路的「永豐魚丸」
Tips:
① 想吃好吃的魚丸湯,不要去綜合小吃店,味道會中規中矩、千篇一律;
② 詢問魚丸有多少種口味,通??谖对截S富的店家手藝越棒;
③ 湯色奶白才是最佳,大骨熬制,不用調粉末,喝完湯不口渴。
一道簡單美味的甜品,閩南幾乎家家都會做?;ㄉ洛伆局笾?,要經歷祛衣、晾曬,和長時間的浸泡,所以店家門口常常擺有一篩篩的花生仁,排排曬。
恰到火候的熬煮,讓花生一顆顆漂浮在水面,綿而不爛,清爽香醇。不喜歡花生、甚至不太能接受甜味蛋花的人喝過都贊不絕口。
推薦店家:
· 思明電影院附近的「陳伯花生湯」(里面還放了桂圓)
· 思明北路與大同路交叉口的「思北花生湯」
· 凌晨2點后,思明北路與大同路交叉口的流動攤
Tips:
① 喝花生湯不建議去連鎖的百年老字號,最好喝的通常在民間;
② 哪怕在夏天,第一次喝花生湯一定要喝熱的,加個雞蛋更美味;
③ 深夜至凌晨出沒在街角的流動攤販,比開在店鋪里的還要美味。
蝦面好吃與否,湯底最重要。蝦面的湯底是用蝦頭、蝦殼和豬大骨一起慢火熬制而成,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熬制才能熬出鮮美的蝦湯。蝦湯喝起來鮮味濃郁,帶著鮮蝦原汁原味的清甜,鮮美無比令人流連忘返。面也很關鍵,一定要本地的水面,煮熟后的面才夠爽脆。鮮香醇厚的蝦湯、清新鮮嫩的蝦仁、勁道爽滑的面條一起完美的搭配出美味的蝦面。
用炒熟的蝦頭和蝦殼熬湯,逼出紅彤彤的蝦油,最后放入小顆的墨魚丸和金門狗頭蝦(比大蝦要鮮甜)。泡在這樣的湯里,豆芽和堿面都超級入味。
推薦店家:
· 仁和路的60年老字號「新廈蝦面」
· 廈禾路上老板如漫畫人物的「明月蝦面」
· 湖濱北路檳榔西里的「檳榔蝦面弟」
Tips:
① 面才不是重點呢,湯才是重點,所以對面食不感興趣或者壓根不太餓的話,點一碗蝦湯就夠了;
② 廈門只有三家公認的老字號蝦面店,認準就好了。
一碗好吃的鴨肉粥:粥底清香撲鼻,香味濃郁;米粒粘稠適中,入口軟糯滑口;搭配的鹵鴨肉嫩味鮮,沒有一絲的鴨膻味。香濃順滑的鴨肉粥有些微燙,慢慢的入口品味,鴨肉獨有的鮮香混合著米粒的清香,唇齒間的甘甜讓人回味無窮。
用鹵鴨的肉汁熬制,因此呈現醬油色。與全國的粥最不同的是,廈門的粥里可以任意加料,鴨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猶如某種粘稠湯飯。
推薦店家:
· 大同路上的「百成大同鴨肉粥」老店
· 廈禾路24小時營業的「大同浮嶼鴨肉粥」
Tips:
① 一份粥加一份鴨肉是標配,高分的鴨肉一定會做到鮮嫩多汁;
② 推薦你額外加入鹵蛋和油條泡著吃,這是本地人喜歡的吃法;
③ 鴨肉粥很適合大半夜酒后出來當解酒夜宵喲。
以上廈門必吃美食分散在本島各處,你一次旅行根本不可能把它們吃完。所以出行前需要細致規劃路線喲,或者在廈門多住幾天吧,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向導服務,帶你逛吃不重樣。
吃下列食物前請慎重!雖然也是閩南特色,但吃不慣的游客的比相對較大。有的是不喜歡食物口感,有的是吃不慣廈門的“紅黃褐醬”(也就是下圖右邊的廈門三大魔醬:花生醬、甜辣醬、黃芥末醬)。
膠原蛋白來自海里的星蟲(俗名土筍),口感是海鮮和竹筍的混合體。用土筍煮湯,只放鹽調味,倒進一個個小碗,冷卻后形成凍。
廈門人吃土筍凍講究配料,除了上面圖中的五種醬,還要加芫荽和腌蘿卜片,都是重口味,所以外地人的接受度不高。
如果有勇氣嘗試土筍凍的話,我建議從下面這種醬汁吃起,是比較溫和的蒜蓉醬油汁,味道相對老少皆宜,不至于留下太壞的印象。
推薦店家:
· 中山公園西門的「天河西門土筍凍」
· 天黑后開元路和廈禾路上的流動攤位,叫賣聲是閩南語,發音“特損黨”
因臺灣偶像劇而被熟知的閩臺小吃。如果不是閩臺或潮汕人,第一次吃它的人失望率會大于50%。如果你是個愛吃生蠔的人,那么你才會懂它的美味。各地的海蠣煎口感也不同,廈門版的偏濕軟,里面的地瓜粉不會煎得太焦脆,所以大海濕漉漉的味道占主導。
推薦店家:
· 中山路局口街橫巷33號的「蓮歡海蠣煎」(34年最佳風評)
· 鼓浪嶼龍頭路189號的「康家龍頭海蠣煎」總店
閩南特色粽子,外地朋友見了會覺得沒包好,漏了餡?!奥娥W”其實是因為餡料太多啦:五花肉、香菇、蝦仁、板栗、干貝、咸蛋黃等等。愛吃肉粽的人自然會愛它,但與你吃過的粽子或者糯米雞的味道相差無幾(除了香菜和蘸醬),所以不算必吃。切記:如果吃不慣廈門紅醬話,一定要主動提醒店家不要醬不要醬不要醬!否則……后果自負~
推薦店家:
· 開元路上的「永發肉粽店」老板現包現煮的古早味
· 中山路的連鎖名牌「1980燒肉粽」總店
作為一個合格且專業的吃貨,每天必須是從早吃到晚的,早早起床才不是為了去玩呢,就是為了吃!廈門的早餐樣式超多,真是待上一個禮拜都不夠的。
面線糊的湯得先用大骨熬煮,高湯完成后再加入各種配料,熬煮,然后下面線,煮至稠濃。點一碗面線糊,加點豬肝、豬腰、瘦肉都是不錯的,然后撒上點胡椒粉,再搭配一根油條,一份完美的早餐就完成了。
推薦店家:
· 沙坡尾民族路上的「亞海面線糊」
· 廈禾路勞松扁食旁邊的「浮嶼面線糊」
·?阿妹面線糊: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Brt二市站,靠近美仁宮方向)
芋包在網上搜攻略的時候,最經??吹降拿志褪菂窃偬?,不然就是第八菜市場的“芋包王”,作為吃貨肯定都要去嘗一遍的,但是一下子就迷到我的是南普陀素菜館的芋泥!
我要強推他們家的招牌美味"香泥藏珍",與其他的咸芋泥不同,南普陀的芋泥里面全是素餡的,外面的芋泥細棉,里面雖是素餡的但卻特別咸香,搭配著邊上撒的油炸過的滸苔,口感更為豐富了,只是注意別燙嘴咯。
推薦店家:
· 大同路上的老字號「芋包嫂」
· 大元路27號年輕人創業的「芋包王」
·?南普陀素菜: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南普陀寺內普照樓
最地道的大排檔宵夜,就在中山路輪渡不遠處。這些地道廈門人凱德真正老店鋪,不宰客,實在而便宜。用最簡單的醬油水烹制白章魚、小鮑魚、石斑魚、膏蟹,一定要點配酒的海瓜子和皮皮蝦。
推薦店鋪:
· 入夜后的開元路海鮮一條街,本地人開的不宰客
· 特別推薦其中的「宜友海鮮大排檔」、「良山大排檔」
如果普通海鮮大排檔不能滿足你了,那必須要去感受一番進階的新鮮口感對味蕾的刺激。
海鮮撈,就是清水海鮮火鍋。用沸騰的農夫山泉水,放入活蹦亂跳的海鮮,在水中涮制相應的秒數,撈起后蘸取少量特質的醬油。
這種吃法,會比用任何其他方法烹飪的海鮮都要彈脆鮮甜,即使是味覺不敏感的人也能輕易感受出差別,尤其適合對海鮮口味有高標準追求的人。
推薦店鋪:?
· 廈禾路斗西路口公交站旁邊的「禾湟記海鮮撈」老店?
· 斗西路與美仁路交叉口的「禾湟記海鮮撈」美仁店
喜歡吃螃蟹的朋友來廈門,一定要來這家吃煎蟹。服務員問你要菜蟹還是膏蟹的時候,你選「菜蟹」就對了。本地人懂得吃菜蟹,外地人才吃膏蟹。煎蟹吃的是肉質不是蟹黃,選菜蟹肉會更清甜。
雖然叫煎蟹,但是其實我覺得煎過之后燒它的醬汁才是靈魂,有姜母和酒香,剛舔到殼就很有幸福感,吃大口蟹肉恍惚要升天惹。店開了24年,位置離旅行者喜歡住的地方比較遠,但是還是很值得呀。
推薦店鋪:
· 蓮花香蓮里的「蓮花公園煎蟹」總店
必買茶點清單里面并沒有鳳梨酥。
超好吃卻超便宜(每個1.5元)!送給誰都不會錯。椰蓉塞滿餅皮 ?雖然是傳統茶點,但口味上非常適合年輕人,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餡餅和鳳梨酥。
推薦店鋪:
· 鼓浪嶼上的「金蘭餅店」(上圖就是)
· 廈門大元路「阿吉仔餅店」
傳統廈門餡餅是綠豆、紅豆餡兒的,后來又創新出了南瓜、紫薯,但是真正的大boss是把海苔蓉融入傳統餡餅的海苔餡餅?。?!口味上不只是直勾勾的甜味,而是加入了少量鹽,解了膩味,最大程度釋放了海苔的鮮味。
推薦店鋪:
大元路上的「阿吉仔餅店」
廈門人接待外地來的親友,對方臨走前,廈門人會去市場或古早小賣鋪大量購買桔紅糕給對方帶上。一來有閩南特色還物美價廉,二來小巧方便特別適合配茶。因為一買就是十幾包,所以桔紅糕非常容易斷貨,一斷貨就整個街區一起斷貨。
推薦店鋪:?
因為包裝基本都是上圖那個樣子,很好識別,所以你只要去第七市場南口第一家(思明東路)、第八市場的前兩個攤位、老城區的破舊的小賣鋪,都有賣。
來廈門旅游,沒吃到這些特色美食,回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體驗到廈門美食了。廈門很出名,但是來過的人看的不是美景,而是一種時光緩慢的生活,以吃為主,路過的景點為輔,才是去廈門旅游的王道。
積碩科技祝您春日安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