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風險!大多數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恐怕都是:投資有賺有賠,即使是賠了,也不可能一下子賠光。不過,廣西的楊先生最近卻一下子賠光了本金,因為幫他理財的投資公司忽然消失了。
上線僅三個月 P2P平臺“跑路”
楊先生投資的是P2P網絡借貸,屬于互聯網金融的一種。它一般是借助互聯網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系并完成相關交易手續。
幫楊先生理財的這個平臺叫“博源e貸”,是今年9月份才上線的新平臺。已經有近一年P2P理財經驗的楊先生發現,新平臺給投資者的回饋一般都十分豐厚,年化收益可達到17%到20%左右。
楊先生嘗試著連續投入了兩筆5000元的資金,順利獲得了1200多元的收益。正當他放下心來準備加大投入的時候,網站卻突然進不去了。心急的楊先生趕緊上網查詢,發現“博源e貸”是廣西桂銀富投資有限公司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這家公司的確存在。而當記者陪同楊先生按照工商注冊的地址找過去時,卻撲了個空。
楊先生說,與他經歷類似的投資者目前已有300來人,損失資金約200萬元。雖然網站關閉,客服失聯,公司“跑路”,但是他們正在搜集資料,準備集體向警方報案。
風險集中暴露 年底“跑路”平臺激增
P2P理財是最近幾年在我國才出現的投資理財方式,一方面它可以幫助解決小微企業等的資金需求,同時也可為個人增加了一個快捷方便、起點低的投資渠道,有的甚至1元錢也可以投資,因此發展十分迅速。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P2P平臺累計成交量首次突破了萬億元。不過,多家機構的最新統計顯示,臨近年底,P2P理財平臺“跑路”的數量出現激增。
近1/3的P2P平臺已經“跑路”
金融信息平臺銀率網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跑路”的P2P平臺共64家,比10月份激增433%,其中有9家平臺屬于11月新成立的,當月就卷錢“跑路”了。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的數據顯示,除了“跑路”的,11月份,P2P平臺還有10家出現投資者提取現金困難的現象、8家停業、1家被經偵介入調查。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會長葉大清透露,總體看,全國運營的P2P企業先后有近三千家,而跑路的累計已有八百多家,也就是說,有將近1/3的P2P平臺已經“跑路”。此外,受利率市場化、央行降息等因素影響,P2P理財的收益率也在下降,平均的收益率已經從年初的16.5%降到11月份的13.4%左右。
進入門檻低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累計近三成的企業都“跑路”了,這不是一個正?,F象。那么除了風險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然后就可以開展業務了。。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的互聯網理財市場規模已經是全球之最,但是行業進入門檻低,使得各路資本紛紛進入,整個行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機構的專業水準、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明顯不足,甚至有的網貸平臺本身就只是為圈錢而生。
今年7月,《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了P2P只能為投資方和融資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中介服務,不得非法集資。一些P2P企業已開始主動轉變,但就整個行業來說,,很難真正規范起來,而風險卻會積累、擴散。
P2P理財建議:高回報警惕高風險
P2P理財起點低,操作方便,尤其是它的收益率相對于銀行理財明顯要高不少。那么投資P2P理財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哪些人不適合投資P2P理財呢?
①退休金,短期、中期要急用的資金,不適合投資P2P理財產品
②中老年人、對網絡不太熟悉的人,不太適合投資P2P理財產品。從已經跑路的P2P公司來看,有不少投資者都屬于中老年人,他們往往容易被高回報或者感情拉攏,需要格外注意。
③平臺的理財產品標的異常、大戶投資者撤離、重大人事變動頻繁、平臺數據異常,以及提現速度忽然變慢等現象出現時,投資者需要小心防范平臺“跑路”。
④對于明顯高于平均收益率水平的P2P理財產品要格外小心!有一句話投資者始終應該牢記: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高收益率往往意味著更高的風險。
猜你喜歡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制/李駿 主編/李浙
編輯/白云飛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