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臨沂人被全國上下羨慕了,不光人被羨慕,就連咱沂蒙大煎餅也在食品界火了一把!而這,都源于一則新聞!
原視頻在此,后面還有文字稿
臨沂平邑縣鄭城鎮油簍村共有36棟兩層別墅、四棟居民樓,而每當過年過節,村里的寶馬、奔馳、瑪莎拉蒂等豪車根本停不開。年收入20多萬的家庭算一般一下情況。深山農民“收入超越上海”,都因為一張煎餅……
沂蒙小山村家家年入幾十萬 住別墅開豪車
據記者了解到,平邑縣鄭城鎮油簍村這個看似平靜蕭瑟的深山農村,卻和魔都上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村民李興普稱:“村里很多在上海買房子的,有十幾戶?!?/span>
2015年上海的平均房價為32555元每平米,一棟90平米的房子 總價約為300萬元;人均年收入約為47711元,在全國所有省市中名列第一。然而,貼著“有錢任性”標簽的上海,人均年收入卻只有平邑縣油簍村的三分之一。
油簍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湖,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油簍村才有了第一條通往外界的柏油路,路面寬度甚至容不下兩輛汽車同時會車。這個既沒有工廠、礦產,又不具備任何地理優勢的深山農村,是如何在短短20年的時間里,做到“收入超越上?!钡哪??答案就是:沂蒙煎餅。
沂蒙煎餅闖蕩上海灘 煎餅攤年入20萬
凌晨一點,躁動了一整天的上海,剛剛開始安靜下來;與此同時,來自平邑縣鄭城鎮油簍村的李興文一家六口,準時起床、為煎餅攤開張做著例行準備。這是李興文到上海攤煎餅的第22個年頭,每天凌晨3點,李興文和老伴都會準時出現在地鐵9號線出口,燒旺爐子、支好攤位,等待第一位顧客的到來。凌晨4點,第一批顧客出現了,李興文將他們稱為“夜間上班族”。隨著太陽的升起,第二批顧客“上班族”準時出現。李興文的攤位靠近地鐵出口和公交站牌,看中的正是“上班族”這個客戶群體。
方圓5公里之內,和李興文有關的煎餅攤就有四個:往北20米,是李興文女婿的煎餅攤;往西800米,是李興文妹夫的攤位;3公里之外的紅松路上,李興文的兒子經營的也是煎餅攤……實際上,整個上海市區90%的煎餅攤,都來自平邑縣鄭城鎮油簍村。
一張薄薄的煎餅,真的能掙到一年二十萬嗎?!
一個普通煎餅的售價為4塊錢,每加一個雞蛋或一份蔬菜,增加一塊錢。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按照每個煎餅賣5塊錢、成本1塊錢計算,李興文一家三個攤位每天至少賣出600個煎餅,每月凈利潤為72000元,一年凈利潤為864000元。除去三個煎餅攤、每月1萬元的租金,每年凈收入約為75萬元,每個攤位平均年收入25萬元。這樣的收入水平,且不說千里之外的平邑縣,即使放在“全國平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也不遑多讓。
沂蒙煎餅改變全村命運:希望下一代有新的發展
1998年,油簍村的李榮士第一次將沂蒙煎餅帶到了上海灘,沒成想竟改變了全村人的命運:李興文一家六口全都搬到了上海,兒子李德福在上海結婚買房、安家立業;98年從煎餅攤起家的李明,如今已經是擁有多家餐飲企業、投資公司的億萬富豪。
不過,通過煎餅挖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李明,卻不鼓勵現在的年輕人,再去重復攤煎餅的致富路。作為富商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明覺得,比起發家致富掙大錢來說,觀念與思想的開化,才是煎餅闖蕩上海灘帶來的最大收獲?!案篙厪氖逻@個職業,值得繼承和發揚;但我還是希望下一代有新的發展,通過這個基礎卻開創一片好的事業……”
此文一出,網絡上立馬炸鍋了!見臨沂一個小山村因為賣煎餅都“豪車遍地走,年收入20萬算一般”了,網友們紛紛表示要辭職,去上海賣這、賣那、賣一切……
林成圣:去上海賣糯米飯
小小一微博:小編,是否有想賣煎餅的沖動......
MiNa戎欣:不說了,,我也去賣煎餅了??!書白讀了!〒_〒
河馬小白:尼瑪,白活了!走,上海賣鍋盔去~
羅伯特唐:有組團去學攤煎餅的嘛
也有那些數學學得好的網友,開始噴這則新聞里年入20萬不科學、成本1元不科學、一天賣600個煎餅不科學……(其實,一天賣600個煎餅的,是三個攤位)
MennGDP:5x600x30等于9萬,一個月營業額9萬,一個月利潤7萬2,這利潤率讓國企哭了,讓毒販子哭了,讓馬云哭了,讓全國人民哭了,大家一起賣煎餅
大哇嘎嘎:1分鐘1個煎餅,600個就得要600分鐘約10個小時,你看看哪個早餐煎餅攤子可以開擺這么久的而且10小時生意持續不斷!據我所知在地鐵口附近擺攤的一般都是趁城管還沒有上班的時候趕緊擺擺攤的!
胖頭鳙魚:一個攤一天賣200個,一個用5分鐘,一共1000分鐘,合一分不停的攤16.6個小時
笑不死你zcf:你數學得那體育老師教的啊,店面不要錢,人工不要錢。煤氣不要錢嗎?
最后就是勵志的網友,看穿了這條新聞的根本:只要肯吃苦,勤勞,是能夠致富的!
我就愛小黃魚:只看到別人掙錢 卻看不到別人的艱辛
嗲囡shirley:他們起早貪黑的工作,上海大多年輕人9點上班,其實這很公平
芭比安琪兒:羨慕人家能掙錢的怎么不想想人家幾點起來擺攤,忙到幾點睡覺!
arabhero:勤勞致富!為什么以前的我那么地遠離勞動?
玻璃窗的心事:不要說上海,我們這個二三線城市,一對老夫妻每天早晚都賣雜糧煎餅,一天一百個輕輕松松啊,兩分鐘做一個,3.5元一個,加里脊肉另加一塊錢。下午也有人吃呢。只要勤勞,能致富的。
不管怎么樣,反正今天臨沂人是被全國羨慕了!其實,臨沂發展到現在,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臨沂人吃苦耐勞的精神一直都在!今天,攤煎餅的臨沂人被羨慕了,以后,會有更多的臨沂人被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