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
成長需要透過他人的言行反襯自己的言行是否得當
有時,
他人的言行可以成為我們看世界的鏡子?
帶著眼睛與心靈看世界
不斷反思與學習
從小時候
做起
少年一次旅行的早餐是豐盛的
但少年們早上只吃了一點點,
饑餓是什么?
少年們沒概念
大量雞蛋與餡餅全都剩下了,
老師讓少年們多吃點,孩子們置若罔聞
餐廳服務員則把剩下的食品開始往 垃圾桶 中傾倒,
少年們無動于衷,表情漠然
許多時候,少年們行為源于無知,其實,只要他們懂得這樣的道理,少年們會做的更好 。孩子們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我們有責任告訴他對錯,并告訴他們其中的道理與緣由。
隨著早餐后,少年們的陸續離開,
鄰座一位鄉村藝術教師試探性的走過來,問:
“老師,你們剩下的我可以帶走嗎,我是大連市杏樹屯村的鄉村教師,我們那里還有許多吃不飽飯的孩子,這么好的東西,我想帶回去給他們嘗嘗?!?/span>
這一幕,少有少年看到,
卻 深深觸動了帶隊老師們。
,每年大約有13億噸食物被浪費,這幾乎相當于每年全球食物供應的三分之一。每年這么多食物足以養活8.7億人,要知道地球上還有許多人吃不飽飯。
更糟糕的是,累計算上糧食生長所需的能量、運輸和浪費食物時耗費的能量和食物腐爛時產生的溫室氣體甲烷,我們發現:每年浪費這么多食物相當于又向 大氣中排放33億噸二氧化碳,這一溫室氣體的大量產生與 排放,將不斷加劇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氣候異常,人類生存環境堪憂。
是的,看起來 13億噸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數字。
但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人人可以做到。
鄉村老師打包 餡餅 時,我們個別少年看到了這一幕,悄悄地過來幫助老師裝食物。
不是少年不懂道理,只是他們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價值觀)還沒有形成。對于自身的存在價值與成長意義需要通過正向“經歷”才能愈發完整與健全。
少年們有樣學樣,
古有“孟母三遷”,
為了少年與國家未來,
今天,從你我自身做起。
少年們在旅行中,其實很多時候他們表現的非常優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要成長為什么樣的人。
廣場休息過后 的垃圾,少年們隨手撿拾送入垃圾桶。
火車上少年禮讓年老者、抱小孩的乘客,把下鋪讓給他們。自己到上鋪去。
一次旅行已經結束,
更多,在喜悅快樂之后,
你我,
可以平復內心,
回顧歷程。
健康成長。
行為習慣養成與錢無關,與年少無關,與你的責任與擔當有關,與你的夢想有關。盼望一次旅程,可以讓少年有所感悟,找到前行的方向,找到逐夢的動力。
麥步?活動主旨
培養獨立自信,有責任,有夢想,有寰球視野的精彩少年。
麥步游學,與你相伴,請你相信。
每一期,都有著不同的少年成長故事。歡迎關注微信通告并及時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