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老人聽別人推介了一家所謂賣車險的公司,非要讓我在這里為車續保,但我去了解后感覺到不靠譜,能不能幫我確認一下這地方是正規的嗎?”3月28日下午,一位讀者撥通晚報新聞熱線,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根據讀者的指引,筆者前往位于丈八一路附近的一家店面。不大的展廳內密布著白酒、手表、小家電等多組“商品陳列柜”,入口處招牌上“1+N超值GO”幾個熒光大字煞是顯眼。
“車險零元購!不管是商業險還是交強險,你只要在我們這里的車險超市購買,那就都等于是白送!”
車險超市購車險超實惠超劃算!買多少錢的車險就送多少錢的消費品,多家保險公司任你選,多家商品任你挑!”
進店后,一位自稱經理的男子熱情地向筆者一行介紹起了其“行業模式”?!拔覀兛梢钥闯墒且粋€‘保險代理公司’,與多家大型保險公司都有合作,消費者從我們的渠道買車險,車險的價格和保單都與從保險公司渠道購買的一模一樣?!惫P者仔細查看了其展示的商品后發現,白酒、家電多為不知名的品牌,不過價格堪與大牌同類商品“比肩”甚至會略高一些。
筆者隨后在走訪中發現,類似的“新模式車險銷售”網點在西安并非孤例。根據爆料者提示,筆者來到了位于團結南路與唐興路西南角某寫字樓中的一家名為英華保險“車險零元購”店面。招牌雖然是“保險超市”,可布局依舊是“雜貨鋪”格局,口號也是類似的“你買多少,就送多少”。其經營者表示,他們正在廣招陜西各地的加盟商。
面對“有無保險銷售資格”的問題,這兩家店的負責人都信心滿滿的給出了肯定答復。,這兩家店的查詢結果都顯示為“很抱歉,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記錄”
“近期保險消費者投訴顯示,部分商家、酒業公司、網上商城等商業機構以“買商品送保險”等方式,向消費者進行產品推介。其模式通常是要求消費者購買價格與保險費等額的指定商品,隨后這些機構再通過其他方式將所謂的保險單交給消費者。在該種營銷模式中,商家要求客戶購買指定商品或同級別商品,其實際價值與質量無法判斷和保證?!标兾魇”kU行業協會工作人員表示,除過所“贈送商品”的價格可能存在虛高之外,通過類似渠道購買車險,還可能會面臨以下五項消費風險。
1
要細算經濟賬。這些商家給消費者“贈送保險”的那部分資金,其實早在購買商家指定產品的過程中就由消費者承擔了,經濟上不劃算。
2
由于這些商業機構大都沒有合法的保險銷售資格,因此由這些渠道得到的保單真假難辨——容易遇見假保單,而且消費者的保險消費行為也不受法律保護。
3
由于該類商業機構不是專業保險機構,對保險產品保障范圍不了解,無法保障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權,免責事項難以獲知。
4
由此類商業機構產生的,當您的合法權益被侵犯時難以得到有效維護。
5
更令人擔憂的是,參與此類活動時,商家往往會借著贈送保險的名義收集您的詳細身份及家庭信息,甚至包括銀行卡信息,容易造成您的個人信息外泄和安全隱患。
令人生疑的銷售資質、實際價值和質量都難斷的所謂“商品”,,保險行業協會工作人員提醒保險消費者提高風險意識及判斷能力,不要輕信以各種噱頭進行的促銷活動。
購買保險產品時,請務必通過合法合規的保險公司營業網點、官方網站、官方銷售電話,或具有資質的專業、兼業代理機構等正規渠道購買保險;
通過代理人辦理投保手續的,應事先確認是否屬于合法保險銷售人員;
購買保險后,消費者可通過保險公司客服電話核實保單真偽,也可到保單所屬保險公司官網查詢,查看保單是否真實有效。
轉發告訴身邊的朋友!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
請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