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期,大學生不良網貸帶來的負面影響受到廣泛關注,更有某大學生由于迷戀足彩,通過網絡借貸博彩,欠下60多萬元巨債,因無力償還、陷入絕望,最后自殺身亡,令人惋惜。
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五類:
(1)電商背景的電商平臺 —— 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借唄、京東校園白條等;
(2)消費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3)P2P貸款平臺(網貸平臺),用于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臺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4)線下私貸 —— 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高利貸通常會進行虛假宣傳、線下簽約、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費率,同時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受害者通常會遭受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自身安全;
(5)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大學生因受校園網貸債務的困擾,逐漸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校園網貸也像只無形的“黑手”,給諸多莘莘學子帶來傷害,甚至釀成悲劇,校園網貸瞄準的是有強烈消費需求的在校大學生,一些黑心企業虛構設審查制度、縱容違規手段、瘋狂搶灘校園、從而賺取利潤、卻讓無辜學子負債累累。
針對大學生不良網貸中存在的法律問題,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消費理念和觀念,同時提醒學生在網貸之前要對網貸做充分的了解,特別是利息收取方面。
??二是在大學開設法律課程和法律知識的講授。
??三是加強對規范網貸公司行為的法律完善和違法犯罪的處罰力度。
校園網貸是砒霜不是蜜糖,我們應當提高警惕,認真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同時也呼吁廣大學子“不從事、不協助、不慫恿”不良網絡借貸活動,使理性消費觀念深入人心。
供稿:范瀚文 韓顥
排版:李植
審核:范瀚文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